- 编辑:小编
- 2023 / 04 / 0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700604)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 年 四、职业面向
说明 :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 1 或 2 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 ,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的运营管理部门,培养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票务组织、客运服务、车站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责任意识。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 2、专业知识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管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规章制度。 (5)能进行售检票作业并处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常见故障。 (6)能综合运用客运设备设施进行客流组织。 (7)能使用行车设备,按照行车规章办理行车作业。 (8)能使用抢险救灾工具,处理车站突发事件。 (9)具备安全、文明胜场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0)掌握钳工(初级)、电工(初级)实操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1)掌握服务礼仪的基础知识。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内容和方法。 (3)能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乘客服务中的常见问题。 (4)能提供简单的英语、手语服务。 专业(技能)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管理 (1)掌握车站设备各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控制方式。 (2)掌握施工管理规定,能办理施工作业。 (3)能对车站设备进行监视、操作和应急处理。 (4)能办理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 (5)能协助办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核心课 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管理
3、专业选修课 (1)城市公共交通。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3)企业管理实务。 (4)其他。 4、综合实训
5、顶岗实习 参与站务员岗位的工作,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售检票作业、客运组织、客运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任务。 参与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工作,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车站设备综合监控、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任务。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312。 实行学分制,18学时为1学分,三年制总分为189学分,其中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144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3%。(因培养目标以升学为主,第三学年增加公共基础课程以保证高考需求,公共基础课比例略有增加) 专业技能课学时1764学时,约占总时间的57%。
| |||||||||||||||||||||||||||||||||||||||||||||||||||||||||||||||||||||||||||||||||||||||||||||||||||||||||||||||||||||||||||||||||||||||||||||||||||||||||||||||||||||||||||||||||||||||||||||||||||||||||||||||||||||||||||||||||||||||||||||||||||||||||||||||||||||||||||||||||||||||||||||||||||||||||||||||||||||||||||||||||||||||||||||||||||||||||||||||||||||||||||||||||
(二)、教学安排
说明 : (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1、队伍结构 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 2人;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 30%,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0:1,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财经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 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企业兼职教师 主要从相关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会计师及以上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我校本专业现有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学能力的教师13名,能够担任本专业各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3人,学历达标率100%。双师型教师4人,比例达到本专业教师36%,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兼职专业教师2人。师资和实训设备完全能满足我校正常教学需求。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必要的教学场地,包括教室、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使用教室 教室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课业的主要场所,本校构建标准化教室,教室面积92M2,容纳40名学生,教室内配备标准讲台、黑板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单人单桌,每排8人,总计5排。 2、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钳工实训室、电工操作实训室、安全门与车门实训室、行车实训室等,主要工具、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3、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学校建立教材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教材的遴选、建设、管理等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有关城轨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要求及管理 (一) 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规模适当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按车站站务员、车站值班员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二)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要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学校教学实施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建立与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组织要求相适应的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制订校内实训课程管理办法,要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在教学实施中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要配备专门的安全指导教师,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依据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评价教学水平。 (五)教学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交通运输专业部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交通运输专业部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交通运输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修满18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0学分、专业技能课104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在校期间应考取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甲等及以上),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Ⅰ级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Ⅰ级合格证书(每个证书可折算2学分);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应考取车站站务员,车站行车作业员等(每个证书可折算2学分,最多不超过4学分)。 |
招生咨询电话:028—35035930、 028—35035935
招生咨询QQ:1950460398
蜀ICP备18013583号
Copyright © 2006-2024 SCSTC.CN
学院地址: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